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汽车内饰件表面的光泽度是有要求的,一般都要求使用低光泽的内饰,这有利于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对于汽车内饰件表面光泽度的测量,我们一般就会选择光泽度仪。
汽车内饰件表面光泽度要求:
汽车内饰件光泽度的概念与普通外饰及硬件的光泽度不同,它是对材料表面反射光程度的评定,与材料表面的平整度、颜色的深浅、色调的冷暖关系不大。通常汽车内饰件表面都要求低光泽,这有利于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例如仪表板表面光泽度过高,会在挡风玻璃上形成眩光和倒影,严重影响驾驶安全性。
影响汽车内饰件光泽度的主要因素:
1.注塑工艺的影响
汽车内饰塑料件的注塑工艺条件主要有成型温度、射胶、保压三方面,这里主要介绍保压压力对塑料件光泽度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保压压力的增大,相应塑料件复制模具光泽度的能力提高,表面光泽度随之明显降低。
2.模具光泽度的影响
塑料件在模具中注塑成型时,复制纹理的同时复制模具光泽度,模具光泽度可通过喷砂调整,当模具光泽度降低时,相应零件的光泽度随之降低,但各个零件注塑工艺不同,零件光泽度变化的程度不同,且不一定完全低于模具光泽度。
3.模具清洁度的影响
由于塑料件在相应注塑模具中复制模具的表面,包含纹理和光泽度,因此在模具表面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塑料件表面同样也会体现出相应的污染,比较典型的是油污,油污附着在塑料件表面对评价者的目视和光泽度仪检测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塑料件表面的光泽度。
4.后加工工序的影响
内饰塑料件完成注塑后进入下一个工序,如与相关零件进行组装或直接包装出货,如果后加工工序对塑料件表面产生磨损,就会影响其光泽度。
光泽度仪测量汽车内饰件表面的光泽度:
对于汽车内饰件表面质量判断来说,颜色和光滑度既可以肉眼观察,也可以触摸感受,相对来说,比较直观。光泽相对来说就比较微妙了,肉眼不那么容易识别其中的微小差别,而且从观察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会受到光源等的影响。我们可以借助光泽度仪对其进行量化。
一方面,光泽度仪可以提供稳定的观测光源。它是在规定入射角和规定光束的条件下照射样品,得到镜向反射角方向的反射光,从而实现对物体光泽度的测量。为汽车内饰表面的光泽度的测量提供了稳定的观测光源,免于受到天气状况、光线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对汽车内饰表面的光泽度进行量化,为汽车内饰的外观品质判断提供依据。一般来说,光泽度仪配置20°、60°、85°的观测角度,可以准确对物体表面的光泽度进行测量。其中20°适合测量高光泽的材料,85°适合测量低光泽的材料,而60°为通用角度,所以在使用不同角度测量内饰件表面的光泽度是要备注相应的测量角度。另外,光泽度仪还有有多种不同的测量模式可供选择,如统计模式、品管模式,可以通过对光泽度的检测实现直接的品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