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光学检测仪器中,我们会遇到一个名词叫做观测者角度,什么叫做观测者角度呢,就是我们人眼来观测物体聚焦的角度,盯着一个物体某个细节看的观测者角度就十分的好,而观测一个物体的整个部分观测者角度就变大了。而我们色差仪定义的观察者角度有两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测角度有哪几种两种:2º/10º
观测者角度
我们眼睛的色灵敏度随着视角(物体大小)而变化。 所以当我们测量一个物体时,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标准,实现统一测量才能对标数据。
而CIE在1931年原来规定的标准观察者是用2º视角,因此定名为2º标准观察者。
在1964年,这个标准的观察者被修改为包括10度角的中央凹刺激。发现锥体比以前认为的大得多。现在认为该10度视角可为人类观察者提供很好的的平均光谱响应。但是,某些行业和条件仍指定2度观察者。通常,使用2度观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颜色评估,在这种评估中,被测样品通常距离很远(例如,道路标志)或一角硬币的长度(在打印时)
CIE除了定义标准的光源,还进行了量化标准观察者的实验。标准观察者的定义和发展是所有色彩工具和色彩测量的基础。
一、1931标准观察者(2°)
色差仪2º标准观察者将用于1º到4º视角测量,即
1927年,一个测试装置的设计是为了让观察者能够在正确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线中进行“拨号”,控制其光亮程度以匹配给定的颜色,匹配后所需的三种主要光源的数量被命名为三刺激值,重复这样的测试直到完成可见光谱中的所有代表颜色。
这个实验中使用了2度的视场,这意味着观察者只能使用类似视网膜的区域,也就是所谓的“视网膜”,这是对颜色最敏感的区域。
分别由物理学家John Guild和David Wright进行两组分开的实验,Guild使用7个观察者,Wright使用10个观察者。两组的实验结果在数学上进行的汇总与总结。
实验结果证明,并不是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用一组原色来匹配。某些情况下,原色光中的一种必须添加到测试颜色中才能完成匹配,而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另外两种原色光减去它,结果是:测试颜色由阳性和阴性三刺激值的组合所描述的测试颜色。
二、1964标准观察者(10°)
10º补充标准观察者将用于4º以上的视角。
后来才发现,使用2度观察器计算的颜色值并不总是与视觉评估相关联,因为大多数视觉评估都是在一个大于2度的视场范围内完成的。当使用更广阔的视场时,特别是在蓝绿区域,就会有细微的差别。
1964年,CIE定义了一个补充观察者,以提供更好的与商业色彩匹配的相关性。补充观察者是基于颜色匹配实验,这些实验是用10度的视场进行的。
通过更大的视场的测试,发现标准观察者的可重复性会更好。如今,10度的观察者被广泛应用于色彩的配方和色彩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