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度仪是用来检测产品透光率和雾度的一种光学仪器,需要通过投射检测,用产品光吸收特性来进行判断,那么雾度仪的透光率和吸光度是如何转换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吸光度一般用A表示,它是指要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量。

    透光率也叫百分透射比,用T%表示,它是指一般红外光在穿过样品时,必然有一定的光被样品所吸收,那么剩余的光强和原有红外光强的比值,就是透光率。

    这两个单位可以互相转换,A=Lg(1/T)

    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或比耳定律(Beer's law)、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比尔-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 

    一束单色光照射于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



    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科学家的注意并进行了研究。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1852年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朗伯定律。

雾度仪


可以通过专业的雾度仪来进行测量。当一束平行光入射某介质(如透明塑料)时,由于物质光学性质的不均匀性;表面缺陷、内部组织的不均匀、气泡和杂质存在等,光束就会改变方向(扩散和偏折),从而产生部分杂乱无章的光线,被称为散射光。国际上规定用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所谓雾度。雾度大的试样给人感觉更加模糊,光线在透过试样时还会产生损失,即穿过试样的透射光通量永远小于照射到试样上的入射光通量。二者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国际上定义为透光率。

在测量样品的雾度和透光率过程中,需要计量入射光通量(T1)、透过光通量(T2)、仪器散射光通量(T3)、试样的散射光通量(T4)。其计算公式如下:

透光率:Tt=T2/1*100%,其中T1被设定为100

雾度:H=T4/Tt×100%,T3为0

从实际应用出发,雾渡和透光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可以检测出透明材质的光学特性,从而评定产品的质量。例如,窗户玻璃材料透光性应该高,不应有浑浊。相反用作光学仪器罩材料要求屏蔽亮光源,应有最大的漫反射和最小的透明度。因此,很多行业,就需要准确的测量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雾度和透光率,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色彩雾度计进行检测,精密的台式色彩雾度仪具有以下特点:

1、满足CIE15规定的透射D/0(漫射照明,0°方向接收)几何光学结构(也可实现近似透射0/0(平行光照明/0度接收)几何光学结构)。

2、仪器照明光源为360~780nm复合全光谱LED光源(D65),通过精密凹面光栅和256象元CMOS探测器实现间隔10nm光谱采集。

3、按照行业标准实现各种光学指标(雾度、透过率、色度、色差、黄度、白度、钴铂指数,Gardner指数等)的精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