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对墨层颜色的影响:

  (1) 纸张白度:白度不同(或带有一定颜色)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对同一种白板纸而言,白度不同,印刷墨层的颜色差异主要体现在专色墨中黑墨成分的多少,尤其是对明度在70以上的颜色,影响特别明显,造成专色墨的配比差别很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选用白度相同的纸张印刷,以减小纸张白度对印刷颜色的影响。

 

 (2) 吸收性:同一种油墨在相同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时,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纸张的结构决定了纸张表面存在着由植物纤维形成的凹凸和孔隙,为了使纸面获得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一般要在纸张表面涂布不同厚度的涂料。涂料的性质和厚度决定了纸张表面对油墨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不同,必然要使印刷墨层的颜色产生差异。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相比,黑色墨层会显得灰暗、无光泽,并且彩色墨层会产生漂移,由青色墨和品红色墨调配出的颜色表现最明显。

 

 (3) 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用纸的表面属于半光泽表面,尤其是涂料纸。

 

在彩色印刷品上,当光线以45°入射角照射到纸张表面时,约有4%的光会被反射掉,这就是首层表面反射光。而其余入射光穿过油墨层,经过油墨的选择性吸收后,再透过墨层反射出来,进入人眼,被人眼所感知,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颜色。若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高,则首层表面反射光是做镜面反射,不易进入人眼,此时观察到的颜色基本就是透过墨层反射出的颜色。若纸张表面粗糙,光泽度低,则首层表面反射光将发生漫反射,此时我们看到的颜色是主色光和首层表面反射光产生的混合色。由于这里面含有白光成分,因此降低了主色光的饱和度,所以人们观察印品时感觉颜色变浅,用密度计测量时密度值降低,明度上升。

 

如何控制油墨色差:

 

色相、着色力是油墨检测的基本项目,它们对油墨的颜色影响很大。色相是油墨颜色的具体特征,在光学上对应于一定波长、频率的光,如:红、黄、蓝指的就是油墨的色相。同样色差仪检测原理也是通过检测这些并把颜色量化、数据化,是使用者更直观的了解色彩的变化。

 

国家照明委员会(CIE)提出的CIEL*a*b*色彩模型是目前印刷行业使用广泛的色彩模型。三个基本坐标表示颜色的亮度(L*)、它在红色/品红色和绿色之间的位置(a*)和它在黄色和蓝色之间的位置(b*负值指示蓝色而正值指示黄色)。使用油墨色差仪继续拧色度测量时,就可以通过CIE色度空间来进行颜色的描述。通过测量颜色的CIE值,可以确定颜色的色差ΔE,从而对印刷油墨质量进行控制。ΔE,其数值等于两个颜色之间L*a*b*三个变量差值平方和的平方根,即△E*=[(△L*)ˇ2+(△a*)ˇ2+(△b*)ˇ2]ˇ1/2

 

 

油墨颜色检测的步骤:

 

将标准油墨样品与调配油墨样品并列进行刮样对比,检视配色样品是否符合标准油墨样品。观察油墨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光45°±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并对油墨刮样用光透视法进行底色观察。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用调墨刀取标准油墨与测试油墨少许,放在玻璃板上,分别将其调匀。

 

2)用调墨刀取标准油墨约0.5g放在刮样纸的左上方,再取测试油墨约0.5g放在刮样纸的右上方,两者相邻而不相连。

 

3)将刮墨刀放在油墨样品的上方,使刮墨刀与刮样纸呈90°,均匀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在刮样纸上形成薄膜层,至黑色横条下15mm处减少用力,同时将刮墨刀倾斜至25°角,使油墨在纸上形成较厚墨层。

 

4)刮样纸上的油墨薄层称为油墨的面色;刮样纸下面的油墨较厚的墨层称为墨色。刮样纸上的油墨薄层对光透视的颜色称为底色;刮样纸上在黑色横条上的油墨薄层称为透明色。

 

(5)对照标准油墨色样与测试油墨色样,直至颜色一致,油墨颜色测试完成,用玻璃纸覆盖在厚墨层上。

 

油墨色差具体控制操作:

 

1、油墨的粘度要合适,过大的粘度不利于油墨的转移,又容易产生糊版,特别是黑墨,如果是在粘度较大的状态下确认的印样,根本是不可能长时间印刷的,肯定会糊版,使印品报废。粘度太小时很容易出现静电现象,也不利于色相的控制。

 

2、油墨是新旧混合的为宜。如果是使用印刷时间过长,色相已变化的油墨打样也是很难保持色相一致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这些同样的油墨添加,只有新墨添加,而新墨的色相与原来油墨的色相是有差别的。

 

3、刮刀接触印版的位置要合适。如果印样是在刮刀接触印版的位置与胶辊接触印版的位置两者距离较远情况下进行的,在正式印刷时,有些浅网纹的地方就很难转移油墨上薄膜,在印品上就会产生花点。当缩短该距离位置试图去除这些花点时,其色相肯定会变化,当然,如果是实地版印刷则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